綠色設計是什麼?解析永續設計的定義、原則與創新應用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加劇,綠色設計(Green Design)不再只是趨勢,而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標準。如何將環保理念融入建築、產品設計與日常生活?你以為只是在空間裡放上綠植就能稱作永續設計了嗎?本篇將由綠建築專家 B-Studio 深入解析綠色設計的核心理念,從其起源背景、設計原則、實用例子,帶你探索綠色設計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文章作者

 

綠色設計的起源:從環保意識到永續創新

 

1960年代: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崛起

 

綠色設計最早是源於 20 世紀中葉,由美國設計理論家 Victor Papanek 在 1960 年代出版了一書《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首次明確提出設計應該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目標,而非單純追求商業價值,正式拉開了綠色設計的序幕。

 

1970年代:能源危機與環保意識抬頭

 

1972 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人類環境會議」,發布「人類宣言」,代表著環保問題首次受到國際重視。而 1970 年代的石油危機讓人們意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各國開始關注資源保護與能源效率,促成了綠色設計概念的進一步發展。

 

1980年代末:綠色消費與設計回歸道德責任

 

1980 年代末,環境污染、臭氧層破壞及全球暖化問題浮現,歐美社會掀起「綠色消費」浪潮。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環保屬性,企業則紛紛投入可持續發展技術,推動「綠色產品」的興起。設計界也重新審視自身角色,強調循環經濟、資源效率與生態永續,並將這些理念融入設計實踐中。

 

1990年代至今:從趨勢到標準,綠色設計成為全球共識

 

進入 1990 年代後,聯合國與各國政府陸續制定永續發展政策,如聯合國的 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目標,以及歐盟的 ESPR「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讓綠色設計已從設計師個人的理想演變為全球產業標準,推動設計朝向更高效、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綠色設計定義,與永續設計有什麼不同?

 

綠色設計是一種以環境友善為考量的設計方法,強調在產品設計、建築或製造過程中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並提升可回收性與可再生性,在滿足使用需求的同時,也對環境負責。

 

然而隨著設計理念的演進,綠色設計的概念已逐漸被「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所取代。廣義上來看,兩者都關注環境保護,提倡減少資源浪費與污染,但它們的範疇與考量層面有所不同。

 

永續設計:

 

綠色設計主要關注設計與生態的和諧共存,永續設計則涵蓋更廣泛的議題,除了環境因素,還考量社會與經濟層面,強調從產品生命周期、供應鏈管理到勞工權益等各方面的系統性發展。因此,綠色設計可視為永續設計的一部分。

 

 

綠色設計

永續設計

關注目標

降低環境衝擊,提高回收與再利用

兼顧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經濟可行性

適用範疇

產品設計、建築、製造過程的環保措施

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供應鏈、消費行為等

實踐方法

使用環保材料、提升能源效率、減少碳足跡

建立可持續經營模式,促進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

影響層面

產品本身與生產過程

企業決策、產業發展、社會影響

時間視角

短期減少環境負擔

長期確保資源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原則

 

傳統設計的思維多專注於功能與市場價值,而綠色設計的概念則強調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以下是綠色設計的 4R 核心原則。

 

綠色設計原則 1:減少(Reduce)

 

在產品設計中,考慮如何降低材料使用、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如設計輕量化的產品或使用環保材料,減少碳足跡。

 

綠色設計原則 2:重複使用(Reuse)

 

強調產品的耐用性與多功能性,讓產品在使用階段可以多次利用,如可更換零件的電子產品或可拆卸家具。

 

綠色設計原則 3:回收(Recycle)

 

用選擇易於分解並能循環利用的材料,或設計易於拆解的產品,以便材料能夠再生利用,如可回收塑料或金屬的產品,有助於減少垃圾堆積。

 

綠色設計原則 4:修復(Repair)

 

鼓勵設計易於維修的產品,延長使用壽命。可替換的零部件和簡單的維修流程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延緩產品進入廢物處理系統的時間。

 

 

 

另外也可以參考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提出的綠色設計原則:

 

綠色設計原則_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 使用單一材質、減少材質種類或避免使用複合材質。
  • 使用一定比率或數量之再生料。
  • 易於拆解、模組化具一定可維修性。
  • 強化耐用性以延長使用壽命。
  • 限制或禁止使用有害環境物質。
  • 廢棄後可全回收及循環利用。
  • 於製造、銷售、使用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應減少廢棄資源產生之必要措施

 

歐盟ESPR法案推動綠色設計升級

 

2024 年 6 月,歐盟公告了 ESPR 法案,強化綠色設計原則,要求產品在設計階段就考慮環境影響,提升耐用性、可修復性和回收性,並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它推動企業使用可持續材料、提高產品循環使用效率,並建立數位護照來提升透明度。法案還結合綠色公共採購,鼓勵政府選擇環保產品,促使市場向永續發展轉型,加速循環經濟的實踐。

 

綠色設計例子:綠建材 & 綠建築 – B Studio 設計作品「祖苑居」

 

B Studio 綠色設計建築作品:祖苑居(獲 K-DESIGN AWARD 等多項國際設計獎項)

 

這座建築的綠色應用與永續設計理念相契合,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也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以經久不衰的環保清水混凝土為主要材質,減少裝飾與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實現了簡潔與美觀的平衡。外觀的玻璃面設計能有效隔熱,減少了日光熱量的吸收,降低空調使用的需求,充足的日光進入室內也減少了對人工照明的需求。而牆面間隙、鋁格柵與開放空間的佈置,則大大提升了空氣流通性,保證了建築物內部的舒適與通風。

 

 

/延伸閱讀 / 與環境共存的綠建築!什麼是綠建築?認識綠建築的特色、指標與案例

 

打造綠建築,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讓 B-STUDIO 為你量身設計!

 

 

B-STUDIO 深耕於自然、永續、健康和綠建築理念,以簡約質樸的風格順應環境、配置空間,符合現代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在建築、室內及空間設計領域均有出類拔萃的作品,更多次榮獲德國 IF Design Award、義大利A’ Design Award、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等國際設計大獎,證明了卓越實力。

 

 

B-STUDIO 專業職人團隊擁有近 20 年的豐富經驗,能高度理解不同業主、產業和品牌的需求,以細緻入微的溝通,優化每個設計細節,確保客戶期望得以完美呈現。有限空間,無限可能,立即聯繫 B-STUDIO,讓我們為你設計出高效、開放、機能性高的理想辦公室空間!

 

 

/ 瀏覽 B-STUDIO 更多設計作品 / https://www.b-studio.com.tw/tw/works/

 

 

/ 延伸閱讀 / ESG攻略|辦公室也可以透過員工關懷、綠能環保教你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辦公室設計案例統整,必看3大流行風格與6個裝潢重點,打造秩序感空間 (2025最新)

辦公室設計趨勢不斷演進,從傳統單一空間轉變為多功能混合佈局,重新定義理想的工作環境。辦公室設計如同企業的核心引擎,影響運行效率與動能,規劃得當的工作空間能釋放最大潛能,激發團隊活力、驅動企業全速前進。本篇文章為你整理出幾個實用的辦公室設計重點,並分享解析多個辦公室設計案例,從流行風格到室內裝潢,助你打造兼具效率與美感的辦公空間。

 

 

辦公室設計的6大重點:

需求劃分,提升空間效率

理想的辦公空間應以順暢的動線與合理的功能分區為基礎,根據不同的辦公需求與部門特性合理配置,如開放式工作區可以促進團隊協作、獨立空間提供高度專注的工作環境、茶水間休憩區為團隊提供放鬆與交流的場域,使空間利用最大化。

 

靈活配置,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企業的規模與工作模式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辦公空間的設計應具備高度的靈活性,以適應未來需求。可移動式辦公桌、模組化家具與可調整隔間牆,能讓空間迅速調整。許多企業也導入共享工作區,讓員工自由選擇座位,增強合作與創新。

 

以人為本,打造舒適的工作體驗

隨著辦公理念升級,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能提升員工健康與效率。辦公室設計應優先考慮人體工學設計,如選用人體工學椅、升降桌等,減少員工疲勞感,並利用大面積窗戶引入自然光源,提升專注力與改善情緒。此外,良好通風與降噪設計,也能讓員工保持在最佳工作狀態。

 

/ 相關閱讀 / 隔音不足嗎?5個解決辦公室、會議室、居家室內隔音問題的技巧!

 

打造具有企業特色的空間氛圍

辦公空間不僅是一個工作場所,更是展現企業價值與品牌形象的延伸。透過色彩搭配與氛圍營造,讓員工與訪客自然感受企業文化,如橘色給人的活力感適合創意動感個性的企業,還有接待區的品牌 LOGO 牆、走廊的文化展示區、茶水間的設計元素等,都能強化品牌識別,讓空間與企業精神緊密相連。

 

光線設計,舒適高效的照明環境

除了自然採光,辦公室照明應提供均勻且柔和的光線,避免反光刺激和昏暗死角,局部照明可運用桌燈、吊燈或軌道燈補光,減少眼睛疲勞;重點照明則可用於展示區、企業形象牆或會議區,透過聚焦燈光突顯企業特色與吸引目光。燈光色溫也影響辦公氛圍,清爽的冷白光營造專注感,溫暖的黃光則能舒緩情緒。

 

融入綠色巧思,辦公更健康

在空間注入些綠色點綴,不僅能提升空間美感,更能改善員工的身心健康與工作效率。綠意辦公不一定需要大規模投資,簡單如選擇低能耗照明、添置綠植、採用環保材料、採購節能設備都是可行作法。

 

辦公室設計風格1:現代極簡風

辦公室設計案例_現代極簡風

 

現代風格透過俐落線條、簡約色調與高機能家具,營造開闊、明亮且井然有序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減少視覺雜訊,讓空間更具效率與舒適感。案例中運用了大面積玻璃隔間來區隔開放式工區與休憩區,既保留通透感,又不影響視線流動,簡約的黃綠色休閒椅與幾何圖形地毯增添一抹活力,讓空間既不過於冷硬。


 

辦公室設計風格2:溫潤原木風

 

辦公室設計案例_日式原木

 

日系原木風以自然質樸的木材色調和紋理為空間主軸,透過簡單的木製家具和柔和的色調,能營造出放鬆且具親和力的氛圍。案例為辦公室的開放式茶水間,從桌椅到茶水櫃,自然木色提升空間質感,讓你一杯咖啡、一杯茶的休息片刻都能療癒充電。

 

辦公室設計風格3:輕奢復古

 

 

結合了現代精緻感與復古元素,透過選用高品質的材料、精緻的裝飾和懷舊的家具,營造出既典雅又具有個性化的工作空間。案例中金屬、皮革、深色木材等材質的運用,搭配對稱拱形的結構設計,呼應歐式復古美學,天花板內嵌環狀間接照明,營造柔和光影效果,使辦公室充滿格調與高端氛圍。

 

辦公室裝潢案例:飛翰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_法律事務所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_法律事務所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_法律事務所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_法律事務所

 

業主為律師事務所,長期聚焦於在高度專注與邏輯性強的工作環境中,緩解工作壓力與疲憊感是著重的空間設計議題。


 

B-STUDIO 提出「理性之外」的概念,打造專屬休憩區,讓員工能夠放鬆、沉澱並激發思考。此外設計中也加入了促進交流與團隊合作的空間,增強員工之間的默契與向心力。

 

我們也善用優勢:位於 12 樓,窗外可見敦化北路的綠意,我們將這片自然景觀引入室內,選擇苔蘚意象的地毯,綠色元素沿牆蔓延,營造出如同自然小徑般的氛圍,讓辦公室充滿生氣與舒適感。

 

/ 相關閱讀 / 蘋果辦公室設計:當科技遇見藝術,顛覆傳統辦公室的設計美學

                   Airbnb 辦公室風格怎麼設計?打造外商風格,掌握3大辦公室設計重點

 

辦公室室內設計案例:會議室

 

辦公室設計案例_會議室

 

會議室的設計兼顧功能性與專業氛圍,白灰色調的搭配凸顯正式且沈穩的空間感,視聽設備包含投影機、音響系統、電視與智能白板,滿足各種會議需求、增強互動性,特別安裝的吸音材料降低噪音干擾確保隱密性,讓每一次會議都能專注高效。

 

辦公室室內設計案例:休憩區



辦公室設計案例_休息區

 

空間融合工業風與自然元素,打造出輕鬆且具設計感的休憩區域,吊掛式鐵架陳列酒杯與綠植,提升視覺層次,大面積玻璃窗讓戶外綠意映入室內,使空間更顯通透明亮,近一步增強工作環境的舒適度和愉悅感。



想打造獨具風格的辦公室空間?讓 B-STUDIO 為你量身設計!



 

B-STUDIO 深耕於自然、永續、健康和綠建築理念,以簡約質樸的風格順應環境、配置空間,符合現代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在建築、室內及空間設計領域均有出類拔萃的作品,更多次榮獲德國 IF Design Award、義大利A’ Design Award、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等國際設計大獎,證明了卓越實力。

 

B-STUDIO 專業職人團隊擁有近 20 年的豐富經驗,能高度理解不同業主、產業和品牌的需求,以細緻入微的溝通,優化每個設計細節,確保客戶期望得以完美呈現。有限空間,無限可能

 

立即聯繫 B-STUDIO,讓我們為你設計出高效、開放、機能性高的理想辦公室空間!

 

/ 瀏覽 B-STUDIO 更多設計作品 / https://www.b-studio.com.tw/tw/works/

 

/ 延伸閱讀 / 辦公室法規別忽略!打造舒適高效辦公空間,人均面積…4 個基本規定懶人包

B-Studio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一覽

ONLINE CONSULTING / 線上諮詢

線上諮詢

請填寫您的聯絡資訊及需求並送出,我們會盡快回覆您。
  • 聯絡資訊

  • 您的需求

蘋果辦公室設計:當科技遇見藝術,顛覆傳統辦公室的設計美學

自數位時代以來,蘋果引領了科技的發展趨勢,帶領我們邁向人工智慧時代。作為全球科技巨擘,蘋果總部Apple Park的設計體現出對品牌創新和人本精神的追求,坐落於美國加州庫帕提諾的蘋果總部(Apple Park),這座巨大的圓形建築,因其獨特的造型而被廣大媒體譽為「宇宙飛船」,成為加州一個標誌性地標。設計師以新未來主義風格為設計理念,從高空俯瞰,園區外觀就令人驚艷,內部的先進設施及完善的生活系統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Apple Park的設計理念及設計之美。

Apple Park:耗時11年,賈伯斯生前最後一件作品

 

apple辦公室設計

(Steve Jobs)

 

2006年,蘋果行政總裁喬布斯(Steve Jobs)親手勾勒出Apple Park的設計方向,直到2013年才獲得當地政府的建造許可,歷經11年的漫長等待,這座蘋果園區才終於完工。Apple Park是無數人嘔心瀝血之作,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是喬布斯留給蘋果的最後一份禮物,喬布斯在Apple Park落成之前就離開了人世,也未能親自走進蘋果園區見證它的誕生。

 

apple辦公室設計

 (Apple Park的主樓規模宏偉,以圓形建築為核心,將建築、造型與周圍自然環境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這個圓像外星人降落在地球表面。)

 

喬布斯曾說,他渴望將人、事物、空間和大自然緊密相連,打造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園區。他期盼蘋果園區能擺脫固有傳統辦公樓單調、狹隘、死板的設計,為員工創造更加舒適、自由交流的工作環境,融入更多自然與人文的元素,細心考量員工在放鬆時刻的使用體驗和感受。為了實現這個願景,他將這項重任託付給了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來達成。

 

揭開蘋果總部神祕面紗:三大設計巧思大公開

apple辦公室設計

 

蘋果總部以宇宙飛船的外觀頻頻登上報導,具有標誌性的外觀設計外,其內部的工作環境也充滿了神秘感,只有員工才能進入。今天我們將揭開這個充滿未來感的蘋果園區神祕面紗,分享三個精妙的設計巧思,從開放空間到與自然無縫融合,這些用心的設計如何讓員工提升創意和生產力,讓我們一探究竟。

蘋果總部設計巧思1:運用玻璃,營造空間感

Apple Park 的內部設計,延續了喬布斯強調的設計美學,以玻璃、金屬和自然元素交織出充滿未來感的風格。整棟環形建築採用曲面玻璃,創造出內外合一的空間感,使自然光線自由流動,將周遭的自然景觀盡收眼底。玻璃製成的遮光板巧妙地將管線、線路隱藏於暗處,展現出科技的力量與簡潔美感,同時也模糊了建築與自然的界線,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空間感受。

apple辦公室設計

圖片來源:Apple 官網(https://www.apple.com/retail/appleparkvisitorcenter/)

 

蘋果總部設計巧思2:彈性空間,激發無限創意

apple辦公室設計

圖片來源:dezeen.com(https://www.dezeen.com/2017/08/10/apple-park-campus-employees-rebel-over-open-plan-offices-architecture-news/)

 

近幾年公司和學校吹起一股「彈性空間」風潮,傳統辦公室設計正逐漸擺脫統一的辦公室設計,轉向更具彈性和靈活性的空間佈局,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根據Gensler 發布的2016年英國一項工作場所調查顯示,高達 67% 的員工在工作結束後感到筋疲力盡,竟是工作環境惹的禍!調查發現,如果員工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空間,像是私密的個人辦公室,半私密的團隊討論區,或者熱鬧的開放式空間,他們更有可能迸發出創新點子。

 

當員工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工作空間時,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團隊合作都能獲得提升,創造力也更能被激發。這項調查結果也告訴我們,打造多元工作空間,是現代工作場所革新的重要關鍵,讓員工們在充滿活力和靈感的環境中,發揮最大的潛力。

 

蘋果總部設計巧思3:科技綠洲,面向未來

apple park

 

2020 年,蘋果向世界宣告了他們的綠色宣言:2030 年實現碳中和!利用再生能源實現供應鏈脫碳 ,Apple的全球企業營運(商店、辦公室、資料中心)一直採用100% 可再生能源。

 

蘋果總部也採用100% 由再生能源供電,是北美最大的 LEED 白金認證辦公大樓,展現了企業對環境的重視與行動,這座綠色科技園區,不僅是蘋果的總部,更是科技與自然融合的典範,引領著未來建築設計的潮流。

 

【誠摯推薦】B-Studio由專業團隊領軍,專注滿足空間整合需求

B-Studio Laboratory以「綠意」與「自然」為核心理念,打造集美學、生活、分享於一體多元的空間,為各領域的創作者提供理想氛圍,傳遞「空間體驗生活」與「空間創造夢想」的文化精神。以「都市自然」為設計主軸,B-Studio成功將美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為你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間想像。

 

【B-Studio得獎作品】享家 Joy House

設計師考量到居家成員有小朋友,所以重新調整公共空間的佈局,使動線更加流暢,並使用了安全性高的圓邊家具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生活空間。設計上,以明亮的白色為主調,搭配俐落的照明設計,內嵌於天花板中,營造出層次分明的幾何空間感,打造溫馨又舒適的現代居家。

隔音不足嗎?5個解決辦公室、會議室、居家室內隔音問題的技巧!

B-Studio 辦公室設計案例:英創總部 Personal Kelly Headquarter,會議室使用隔音牆加強隔音效果

 

在嘈雜的城市生活中,良好的隔音設計變得至關重要。無論是家居環境還是商業場所,有效的隔音能夠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空間,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本文將探討隔音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隔音方法和技術。

 

為甚麼總是聽到室外噪音?盤點4大隔音不好原因

一般而言,隔音差通常可以歸因於空氣隔音問題和樓板隔音問題。接下來,我們將會深入探討這四大常見的隔音差原因,讓你對解決隔音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隔音不好原因1:建築結構問題

建築物的結構不良可能會導致聲音穿透。例如,牆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材料不足以有效阻隔聲音,或者存在裂縫和縫隙讓聲音透過。

 

隔音不好原因2:設計問題

不良的設計可能會導致聲音反射或共鳴,從而增加噪音水平。例如,房間內的平行牆壁會導致聲音的反射,增加回音和共振效應。

 

隔音不好原因 3:材料選擇

 使用不適合的材料可能會增加噪音。例如,選擇較薄或不具有吸音性能的牆壁材料。

 

隔音不好原因 4:開口處或通風口

房間中的開口處或通風口可能會讓外部聲音進入,或者讓室內聲音外洩。

 

何樂音樂

B-Studio 辦公室設計案例:何樂音樂

 

5大隔音方法推薦!如何打造安靜、舒適的居家環境?

擁有一個安靜、舒適的居家環境對於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而有效的房間隔音方法可以幫助你達到這一目標。以下是五種推薦的房間隔音方法,讓你打造安靜、舒適的居家環境:

 

隔音方法1:牆壁和天花板的吸音處理

安裝吸音板或吸音材料在牆壁和天花板上,可以有效地吸收室內聲音,減少噪音的傳播。選擇密度高、吸音效果好的材料,如聚酯纖維、泡棉等,以提高隔音效果。

 

隔音方法2:裝設氣密窗並增加玻璃厚度

窗戶外的噪音是隔音主要的問題之一,因此建議對窗戶進行隔音處理。可以考慮更換成氣密窗,以阻隔外界噪音的進入。同時,增加玻璃的厚度也可以有效提高隔音效果。

 

松江風采辦公室

B-Studio 辦公室設計案例:松江風采辦公室。於董事長辦公室加強隔音效果

 

隔音方法3:地板隔音處理

地板也是影響房間隔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加裝隔音墊可以有效地減少樓板傳播的聲音,進而提升整個房間的隔音效果。

 

隔音方法4:家具擺放和布置

說到隔音,除了一般我們會先想到的牆壁、窗戶與樓板之外,也可以針對家裡的傢俱來加強隔音。像是松木、紅檜木等木質家具,因為木質鬆軟且有多孔,可以有效率地吸收空間中的噪音。而布料材質的傢俱,如布質抱枕、布窗簾或地毯等,都具備一定的吸音效果。挑選吸音效果良好的傢俱,可以有效避免聲音向外傳送,便可以加強家中的隔音效果。

 

隔音方法5:加裝隔音門

想要改善房間的隔音效果,首先需要關注門的隔音性能。空心門容易讓聲音穿透,因此我們建議選擇密度高的隔音門,例如實心門,以增強隔音效果。此外,裝設門檻和隔音條也是提升隔音效果的有效方法。

 

辦公室隔音會議室隔音該怎麼規劃設計?

會議室或辦公室空間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進行吸音處理。企業需要易於安裝、外觀專業的產品,同時具有防火等級認證。

 

牆壁吸音: 

從地面開始90 cm 到 210 cm之間的高度進行吸音處理,可減少人們交談時,房間平行牆壁造成的反射聲。在互相平行的牆壁上多作處理,能有效減輕擊掌迴音。

 

天花板處理: 

將20%-30%的吸音面板放置在聲源上方,效果最佳。對於輕鋼架天花板,可考慮將礦纖板換成吸音板。

 

玻璃窗/玻璃隔間處理: 

玻璃隔間會使回音加強,增加噪音。考慮在對面的牆上增加吸音板,安裝到天花板或樑上,以改善聽覺體驗。

 

輕隔間加強隔音效果: 

如果隔間僅用於美觀而非隔音考慮,則需要加強處理。必須打開隔間,加入高密度岩棉,並重新封板油漆,以提升隔音效果。

 

 

辦公室隔音

B-Studio 辦公室設計案例:英創總部 Personal Kelly Headquarter

 

確認隔間牆是否確實頂天立地

如果你的辦公室是採用全室高架地板與輕鋼架系統天花板,則要注意輕隔間牆是否有頂天立地。否則容易讓聲音透過地板下方或輕鋼架天花板上方的空間輕易傳播出去,影響會議室、辦公室的隔音效果。

 

如果輕隔間材料真的無法避開地板、天花板裝潢,則需要在地板或天花板加上隔音墊或相關材料來阻隔聲音。

 

若使用輕鋼架系統天花板,須注意隔間牆是否有確實隔絕天花板上方的空間。

 

日立辦公室

圖片:B-Studio 辦公室設計案例:日立辦公室

 

如何挑選隔音材料?隔音材質比較一次看!

 

吸音板: 

吸音板是一種具有吸音功能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室內的聲音,減少聲音的反射和傳播。它可以用來裝飾牆壁、天花板、地板等位置,提高室內的隔音效果。

 

現代風辦公空間

B-Studio 辦公室隔音設計案例:台灣電通,使用木纖吸音板加強隔音效果。設計風格:現代風

 

隔音棉: 

隔音棉是一種纖維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它可以裝在牆壁、天花板、地板等位置,有效地減少聲音的傳播,提高室內的隔音效果。

 

比如 B-Studio 室內設計作品「變化 Flexibility」與「綠光 Green Light」皆有使用隔音棉減少噪音,在兼顧美感前提下提供更舒適的生活場域。




現代簡約客廳設計

 

石膏板: 

石膏板是一種常用的建築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它可以用來裝飾牆壁、天花板等地方,有效地減少聲音的反射和傳播,提高室內的隔音效果。

 

岩棉板: 

岩棉板是一種由礦石纖維製成的板材,具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效果。它可以用來裝飾牆壁、天花板、地板等位置,有效地減少室內聲音的傳播,提高居住品質。

 

隔音石膏板: 

隔音石膏板是一種專門用於隔音的建築材料,具有較高的隔音效果。它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隔音材料結合使用,進一步提高室內的隔音效果。

 

兼顧人文美感,傳承經典企業精神的辦公室設計?歡迎找 B-Studio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隔音材料、方法和工程的資訊嗎?或是想要打造具有設計感又效果好的辦公室或會議室隔音方案嗎?我們的專業團隊將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讓您的空間擁有最佳的隔音效果,同時保持設計感和美觀。有限空間,無限可能,專業職人團隊;專注於空間整合需求。

 

我們的設計源自於自然、永續、健康、綠建築,並以簡約、質樸的風格展現。順應環境配置空間,運用材質表現空間,用東方人文敘事空間,來還原生活的樣貌。

B-Studio秉持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擁有專業建築及設計團隊,為你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工作和會議環境!

B-Studio 辦公室設計裝潢案例一覽

赤貧靜謐氛圍,5種打造小技巧

「靜謐是一種力量,長出了意志力與表現自我的慾望。」路易斯·康

 

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愛沙尼亞裔猶太人,二十世紀美國建築大師)

(圖片擷取自網路)

ImageSource Jackie Nickerson/Architectural Digest

美國上流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在社群媒體上發佈了幾張家中照片,意外引起一片驚呼,也被《ADArchitectural Digest》報導(國際建築室內雜誌)。金卡戴珊家之所以會引起一片譁然在於裡面的樣貌並非大眾所想像的豪宅那樣富麗堂皇、金碧輝煌,而是簡約優雅的擺設,而這種風格就是近年來廣泛被討論的「赤貧風」。

PhotoAD Architectural Digest

出乎意料的非純白色不平整水泥牆面,搭配少許幾樣深、淺白色系的家具擺飾,加上寬敞的空間即拼湊出金卡戴珊家中的「赤貧風」。金卡戴珊在VOGUE的受訪中表示外界有太多的紛擾,因此回到家中想要有個靜謐安寧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金卡戴珊家這麼「貧困」只擺了幾項需要的家具,選擇了這麼低調一致的配色,讓人有種置身於毛坯屋的錯覺,但也是因為如此才不會被外界干擾,能夠好好的欣賞事物的本質。

(圖片擷取至VOGUE受訪片段)

1.不完美牆面,營造靜謐氛圍

Interior-DesignVORA-GUESTROOM

保留手刷感的不均勻刷痕及斑駁粗糙牆面,以仿舊的米白、灰白色調等在水泥牆或清水模塗料,呈現出樸實寂靜的牆面。

2.   留白空間,創造沉靜氣息

Designthe greenwich hotel PhotoNikolas Koenin

赤貧風的其中一個精隨就是大量空間的留白,再以重點式的家具隨興擺放,打造出靜謐的空間感

3.   自然素材,適性隨意感受

PhotoAxel Vervoordt Gallery

擺飾選用石材、原木、棉麻等素材,造型不刻意的裁切設計,以自然原貌為主。色調上也以大地色系或是亞麻編織等搭配,保有懷舊自然的風格。

4.   光影裝飾,視覺明暗轉換

 

PhotoYoko Kitahara SPA中心

光是最好的設計,大量的自然光線是赤貧風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採光的通透感塑造出優雅靜謐的空間。自然光影的變化在屋內穿梭,也為空間帶來生動氣息。但赤貧風必須盡可能避免採用燈光,而是利用天然光影形塑出幽靜感。

5.   乾燥花草,殘缺寂寥之美

上海荷木展覽館 Design億端國際 Photo:朱恩龍

植栽擺飾以乾燥花草、枯藤或是蘆葦、實木等,配合亞、棉麻材質的飾品,營造出隨意寂靜的意境。這也是赤貧的其中一項元素,以自然原始的素材為主,且不加以雕琢修飾,呈現空間的原始樣貌。

現在人生活繁忙,步調緊湊,常常沒辦法好好的放鬆休息,被許多事物干擾、影響,忽略了自己的初衷,因此不仿嘗試低修飾,保留原始的赤貧風,讓自己的身心靈反璞歸真,回歸最真實自然的狀態。

B-STUDIO擅長清水模建築設計,簡約風室內設計,有任何建築或室內設計,空間整合需求,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B-Studio線上諮詢

 

室內空間-中山泱➦

建築空間-清水賦➦

讓風水為你轉來好運氣,七招設計不怕禁忌

日本建築師伊禮智說:「要是沒有連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都設計的話,便無法打造舒適的家。」

(日本建築大師伊禮智 1959年出生於沖繩,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生院建築學)

風水即是看不見的設計規範,「風水」二字最早出現在《葬經》:「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古代的風水多用於城鎮村落選址、還有宮殿建設,後來發展至尋找喪葬地形。風水在時開始與民間方術聯繫起來,和五術、相皆有所關聯,還說基本構成源自《易經》的卦象,分為看門、主、灶的陽宅相法與看陰宅的相法等現稱玄學術數民間信仰(部分擷取於維基百科)

▲DesignStudent work by Carolyn Ciafardoni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順風順水即為風水,「風」代表磁場,而「水」則是流動、變化,提醒著人們該順應著大自然的條件,而不是與其背道而馳,這樣才能順勢而行,成為一門好宅。風水不只是一種迷信,它是透過大自然哲理與實際應用而印證出的一門理論。風水上的許多禁忌,其實可以藉由格局變化、陳設、配飾等,讓空間與風水都能同時連結在一起,讓人住的舒適也順心。

十大風水禁忌:

天玉街  Design/Photo: B-STUDIO

一、   明廳暗房好運到

客廳是招待親友、客人的空間,也是一家人可以凝聚在一起放鬆談心的區域,因此風水上追求明廳暗房,有透亮的採光能讓人一入門就感受到能量,有好的氣場也能夠聚財。而臥房是休息私密的空間,光線多追求柔和昏暗的氛圍,可以使用遮光性強的窗簾,加強隱私性,讓心神放鬆減少光害的影響,避免光干擾睡眠。

二、   通風財運一起來

空間的通風在風水代表財運,室內空氣通透,身清氣爽財運也會順暢。 客廳擁有通透的採光時,同時動線氣流順暢,讓惡氣不容易聚集並迎來好的磁場運氣。

三、   大門不要對樓梯、廚房、廁所、長廊

中山劉宅  Design/Photo: B-STUDIO

1.大門忌正對樓梯:

樓梯在風水學中是接、送氣的空間。樓梯靠牆而立是最佳位置,且忌諱在中間,等於把家一分為二,會導致夫妻感情不和睦,甚至產生口角。另外一種情況是樓梯正對大門會健康發生狀況。

仁愛禮藏  Design/Photo: B-STUDIO

2.大門忌見廚房:

大門一開即見餐廳、廚房家運不利。廚房在風水中被視為家中的財庫,因此開門見到廚房是「漏財」的風水忌諱。

3.大門忌面廁所:

廁所是產生汙穢之氣的區域,因此大門不能正對廁所,臥房門與廁所門也不能正對。

4.大門直對走廊穿心劍:

一進門即見到走廊是穿心劍格局,走廊越長,對家居越不利。也忌諱格局像飯店長廊連數個房間,容易發生外遇及私奔問題,家中各種麻煩不斷。

5.大門直對窗戶、後門、落地窗穿堂煞:

大門正對窗戶、後門、落地窗等,「氣」才剛進門就從另扇門窗溜走,所以不容易集氣聚財。可以在大門前設置玄關櫃或是屏風改善這個風水缺失。

6.大門見鏡大不利:

重慶李宅
Design/Photo: B-STUDIO

鏡子有驅邪避凶的功能,能反射各種氣場,因此開門就看見鏡子會把自己的瑞氣反射出去,因為這樣的設計若是在燈光昏暗的狀況下,很容易造成驚嚇。

四、   門忌「門對門」,家中各門不能相對:

「相罵門」、「鬥口煞」就是兩個門相對而產生的沖煞,容易發生紛爭。

五、   浴廁在走廊盡頭:

浴廁不可設置在屋內走廊盡頭,適合設置在走廊邊。

六、  浴廁勿置中宮:

風水可以將家中格局劃分為「九宮」,屋中的浴廁切忌放在房屋的「中宮」位置。因為中宮即為一家中的心臟,因此不可以將浴廁這種汙穢的空間放置於上,將會為家人帶來健康上的疑慮。

七、   廚房浴廁門相連:

廁所的門如果和廚房的門併鄰,那麼廁所門要時刻關閉,避免汙穢之氣外流。浴廁的門與廚房的門如果相對,一水一火,水火不容,最好錯開或是以門簾遮擋。

八、  廚房爐具要小心:

如果於冰箱和水槽之間設置爐具(兩水夾一火)或水槽位於爐具和微波爐、電鍋、烤箱等中間(兩火夾一水)烹飪使用流程並不順暢,也會因為電器熱源的影響,造成冰箱效能不佳。且廚房爐灶代表火氣,冰箱水槽代表水氣,風水上認為兩者不相容,避免沖煞。

九、   鏡增添空間能量:

 鏡面是室內設計中常用來增加空間的選項,利用折射的原理讓空間放大。而鏡子在風水上有使能量加倍的作用,也有驅邪避凶功能。但是要避免在沙發背後掛懸鏡,也不要將鏡子對著床或是房間門,以免被折射造成驚嚇。

Decorilla designer, Mladen C.

十、   床頭有樑睡不好 

樑壓床是風水上的大忌,以心理學角度而言,樑柱會形成無形壓迫感,容易影響睡眠,可以改變床的位置,或利用室內設計把梁柱隱藏。

「不要」誇大曲解風水忌諱、「不要」望文生義、「不要」道聽塗說、「沒有」完美的風水,遵循居家「風水」的三不一沒有原則,利用設計和擺設去化解各種禁忌,就能打造成趨吉避凶的風水好宅!

B-STUDIO擅長簡約設計,有任何建築或室內設計需求,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B-Studio線上諮詢

 

室內空間星光大道

建築空間清水賦

侘寂讓你找回幸福,6種簡約生活之道

「極簡」不是為了簡化而簡化,

而是盡全力保有自己珍視的事物,

給予它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不讓其他事物干擾自己的思想和注意力。

《擁有越少,越幸福:擺脫物質束縛,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極簡之道》

The More of Less : Finding the Life You Want Under Everything You Own

 

約書亞.貝克  關注 原文作者: Joshua Becker

stylish-wabi-sabi-living-room-design

「侘寂」是源起於中國宋朝的道教(西元960-1279),後來傳入佛教禪宗,最初「侘寂」是一種簡樸、抑制的審美方式。「樸實簡約的優美」正是「侘」(侘びwabi)的意思,而「寂」(寂びsabi)意思則是「人生萬物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集結形成了日本獨有的文化、哲理與美學。

侘寂的特點:

 

  1. 灰白、大地色系,歲月靜好

內斂中性色彩中的靜謐生活

 

侘寂美學中,常見到以大地色或米色系為主要色彩,營造出寧靜恬適的舒適氛圍。想入門侘寂設計可以考慮從天花、牆壁、地板的顏色作為第一步,因為塗、漆料是最輕易轉換家中氛圍且預算較親民的首選。而侘寂與極簡的差別在於除了都是較中性的色彩外,侘寂還增添了不加以裝飾的質料,營造出時間流逝的天然刻劃感,例如:清水模、仿清水模塗料、珪藻土等材質都能使牆面浮現出手刷的質感,透過不完美的紋理,營造出侘寂美學的元素之一。

2.返璞素材,恬適自然

潮州邱宅  Design/Photo: B-STUDIO

大自然的素材回歸純粹

 

侘寂美學其中一個精隨就是將原始不加以修飾的素材,點綴於設計中,讓大自然的純粹融入於生活。因此原木、藤編、亞麻、竹材、石頭等,都是常見的材料。而其中以原木的原始美感,最能顯現日式風格中的禪意。另外在室內植栽的選擇上也可以選擇以枯木、乾燥花草做為擺飾,為空間添加一抹舒心純真的氛圍。

Design:Impressive INTERIOR DESIGN

3.空間留白,恬靜舒適

KatarzynaBialasiewicz ,Getty Images Plu

不填滿環境,老子說:「致虛極」

 

場域留白了,才有更多的注意力去專注在享受生活,體驗人生。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也沒有不必要的陳設,只需要專注於感受生命的美好,這也是侘寂最重要的傳遞精神。

4.暖色燈光,渲染侘寂

Photo V&MHOME

和煦的光線融入空間

 

光線是空間的設計師,是一個機動且多樣性的元素。在侘寂設計中不加以修飾的水泥地面和自然手刷牆,搭配中性色容易讓空間有一種寂靜距離感,此時光線的設計就非常重要,暖光點綴了屋內朦朧溫潤氛圍,平衡其他侘寂元素的低調沉寂感。

5.不完美、不對稱、不規則

Design:Hema Interiors Photo:K-Studio

接受本質,坦然自若

 

侘寂讓人擁抱不完美的一切,而非盲目追求不適合或是不需要的事物。因此在侘寂的設計中可以常看到不規則、不對稱的擺飾或設計。

Design:Anthology Creative Studio

Design: Betsy Brown

6.手作擺飾,展現風格

Architect:Maria Marinina,Designer:Maria Marinina

獨特之美,擁有人文氣息

 

有歲月痕跡的古董、二手擺飾、手作工藝品,都可以充分呈現侘寂美學。而手工藝品方面多為:陶瓷、織品、器皿等,透過物件的時間刻畫感為屋內融入靜謐的真實感,而不是完美無瑕的疏離感。

侘寂是在這個忙碌紛擾的生活世代需要學習的一種生活態度,人生哲理。讓自己能夠從「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中找回更多初衷,守護更多幸福的時刻。

B-STUDIO擅長簡約設計,有任何建築或室內設計需求,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B-Studio線上諮詢

 

 

室內空間–潮州邱宅

建築空間–中山泱

採光通風好處多,輕鬆抗「疫」的六大設計

勒 柯比意Le Corbusier相信光和空氣是具有藥效的。

(Le Corbusier是現代建築之父,為瑞士、法國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畫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

柯比意 (Le Corbusier,1887-1965年)

2019年開始新冠肺炎病毒延燒全球,截至20225月已逾5億人遭受感染,許多國家也因為這場疫情深受影響,人民、生活、工作、經濟等都受到波及,眼看這場戰「疫」不知道何時才能平息,我們也只能從這之中學習漸漸與病毒共存。在抗「疫」的這條路上遙遙無期,如何在變化莫測的病毒戰中安心又輕鬆的對抗,有哪些設計可以有助於抗疫呢?提供以下六種居家抗「疫」的設計,讓生活擁有舒適環境的同時,又能抵抗病毒。

1. 通風玄關,衣帽櫃

▲Architecture,Visualization,Interior Design

玄關是進入家中的第一個區域,因此在這個區塊的空氣通透性也會影響整個居家,如果空氣循環不佳可能造成細菌病毒的累積。另外,有些日常衣物並不需要經常性的清洗,如較厚重的大衣,或是客人的外套衣物、包包等,這些都很適合放置於玄關衣帽櫃內,降低把細菌病毒帶入家中的風險。

▲明水路  Design/Photo: B-STUDIO

▲明水路  Design/Photo: B-STUDIO

榮耀之星  Design/Photo: B-STUDIOau

2. 採光明亮,開放式

天玉街  Design/Photo: B-STUDIO

光線有助身心放鬆,提升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因此明亮的採光可以讓身體和心理處於健康狀態。如陽光可以促進身體維他命D的生成,且當陽光透過視神經傳入我們的大腦後,能夠使人的血清素增加,因而獲得滿足感,讓人改善心情。相反的,如果長期處於陽光照射不足的狀態,則很有可能會心情沮喪更甚至是抑鬱,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家中的光源也是影響抗「疫」重要元素之一,開放式空間或是通透性高的區隔材質,都有助於提升家中採光。

(根據康健雜誌刊登白宮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曾公開說明: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人體抵抗感染的能力。)

美河市  Design/Photo: B-STUDIO

3. 仿清水模塗料、珪藻土、賽麗石,耐擦洗

清水賦  Design/Photo: B-STUDIO

抗「疫」首要就是清潔消毒最為重要,因此家中的各式家具用品材質非常重要,如牆面可以選擇仿清水模塗料或是珪藻土都耐清潔,不易滋生細菌病毒。或是可選擇賽麗石,也是耐磨易清潔,有助於抗疫的消毒程序。此外像是油漆也可以選擇有抗菌效果的油漆,如有些廠商有出抗菌兒童漆。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空氣中的細菌病毒附著於家中。

 

4. 過濾除濕,換氣清淨 

榮耀之星  Design/Photo: B-STUDIO

有些房屋因為棟距或是方位的緣故,使得屋內的空氣流通性不足,此時可以考慮安裝室內空調換氣機,有助於過濾空氣中的不好物質與細菌病毒,且有助於調節濕度。因為濕度若是太高會使蟎蟲和黴菌的數量增加,而濕度太低病毒和細菌會增加,因此對於濕度的調節也是抗疫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

5. 抗菌材質,奈米銀離子

榮耀之星  Design/Photo: B-STUDIO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報導新冠肺炎病毒在塑膠和鋼鐵材質上最長可存活高達72小時。 (SARS-CoV-2 was more stable on plastic and stainless steel than on copper and cardboard, and viable virus was detected up to 72 hours after application to these surface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

因此居家用品的材質也是可以仔細挑選以利於抗疫。現在有許多廠商都推出可以抗菌材質的商品,如馬桶、磁磚,或是銀離子寢具、抗菌皮布料等,這些都有經過特殊加工處理,不易於細菌病毒的附著,因此很適合使用於家中。

6. 零接觸設計,AI智能家電

天玉街  Design/Photo: B-STUDIO

新冠肺炎病毒傳染途徑除了飛沫以外,病毒也會附著於門把、開關等上,因此除了勤洗手消毒以外,應該盡量減少碰觸物品,以免病毒經由手部進入眼、口、鼻造成感染。智能感應燈、自動門、感應卡等,都可以降低碰觸感染的風險。

抗疫期間不容易,在外處處提心吊膽,有太多的無法掌控因素,只能盡可能減少外出,減少感染風險,因此在家能夠放鬆抗疫是我們都能輕易掌控的,讓我們一起舒適抗疫,渡過艱難時刻。

 

B-STUDIO擅長簡約設計,有任何建築或室內設計需求,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B-Studio線上諮詢

 

室內空間星光大道

建築空間清水賦

 

採光設計

充分採光的5種選擇,讓家透出新生命,彷彿換新家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說過的名言。

/美聯社資料照片

採光是指為調整建築物室內環境,而從室外引入自然光。與通風都是維持室內環境衛生舒適的必要行為。各國的建築法規內常會包含採光的相關規定。(擷取自維基百科)

Maulik Inclined studio

▲Design:Maulik  Inclined studio

採光是在購屋或做室內設計規劃時,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但礙於隔間、屋型、方位等因素,往往造成採光效果不佳。因此設計師若是無法利用光線結合設計,那麼就失去了這個家的生命,也遺失了設計的意義。其實透過一些更動,就能改善採光上的缺點。

1.天井/天窗,增加自然光源

PhotoDavid Foessel

有許多長型住宅或是透天厝建築,時常面臨到無對外窗,或是四周大樓林立,導致屋內部分區域無法採用自然光源,因此在可行的條件下,增加天井或天窗,讓自然採光灑落在屋內,使得原本陰暗的屋內變得明亮舒適。同時也可以讓屋內的氣流循環,提升室內清新的空氣品質。

▲Design:Bolton Chalkin


▲Visualizer:Berga&Gonzalez

2.前/後陽台,將光源拉近

▲Design: B-STUDIO清水賦

傳統家庭的陽台機能,往往都是配置衣物晾曬、雜物的收納堆積,甚至是垃圾回收的存放,但其實這都會可能影響到室內通風和採光,另外也有雜物掉落的安全考量。因此陽台的傳統式鐵欄杆可以改成隱形鐵窗,讓更多自然的光源可以透入。或是與陽台緊鄰的室內窗、牆面,則可以選擇改成大片落地窗或是玻璃窗,讓光源能藉由通過透性高的玻璃材質引入室內,改善因陽台空間而遮蔽的採光。

3.開放式空間,共享光源

▲Photo:The Spruce Christopher Lee

完整的牆面或是隔間,都有可能阻擋光源的通透,因此在採光受限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非必要性的承重牆面和隔間捨棄,改採用開放式空間增加光源的流動性。若是想要增加空間區隔性,則可以選擇玻璃材質或格柵來取代完整牆面或隔間,同時保有光源的穿透性,在視覺上空間感也會比較遼闊。

▲Design:Anne Ruthman

4.機動性拉門,空間光源彈性

▲Design: B-STUDIO星光大道  

在公共區域想要有明確區隔,同時能彈性不阻礙採光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機動性強的格柵或是玻璃材質拉門。拉門能保有空間區隔的隱私彈性,又能在想要擁有充分採光時選擇讓光源引入開放空間。這個選擇能讓光源能透過玻璃或隔柵拉門灑落在區域內,享受獨立又舒服的生活空間。

▲Design Land and Sky Designs

▲Photo & Dsign KICHLER

▲Photo & Dsign KICHLER

5.半牆、透視牆、低家具,不遮擋光源

倘若在空間或區隔上沒辦法大幅度的變更,或者是坪數較小,有空間上考量,不妨規劃半高或透視電視牆,而家具的選擇上則使用低高度的書桌、櫥櫃等,例如中島、置物櫃、書櫃可以用不阻擋光線的高度擺設,使光源能夠恣意灑落於區域各個角落。使用自然光源照明讓屋內呈現輕鬆自在的氛圍。

▲Design:Ngọc Báu

▲Photo:Cavan Images GettyImages

B-STUDIO 量身打造溫暖的明亮家

 

B-Studio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服務範疇十分廣泛,涵蓋:辦公室設計、廠辦室內設計、廠辦設計、自地自建等,多次榮獲國際大獎,身受客戶肯定。

B-Studio在採光設計上因應業主需求,配合當地氣候、風向、陽光,結合四季規劃,利用專業的知識及態度,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空間。

延伸閱讀:

設計師私藏5大採光妙招,格局設計、房屋裝潢必看,打造透亮幸福空間

格柵間的小秘密,輕鬆利用光與影透出的日式禪意

更多作品:
建築空間-清水賦➦
室內空間-星光大道➦ 

若有任何需求或疑問都可前來諮詢與聯絡!

3個格柵間的小秘密,讓你輕鬆利用光與影透出日式禪意


青松居 Photo: B-STUDIO


格柵在日式風格中時常見到一種設計,藉由不同的原物料以橫條或是直條的方式排列組合而成。如同青松居設計師在外圍利用大量的格柵,從不同角度漫射進入的光線,搭配內部交錯的深淺木片,光影的變化下營造出恬淡愜意的空間。格柵設計不僅能夠將空間區隔開,還可有效地引入自然光,既可保有隱私,亦可增加整體空間的明亮度。且隔柵的顏色、材質、間距、排列方向等等,都能組成不同的風格,可依個人喜好變化不同效果,是近來許多人的選擇。

▲Photo:Design\Milk

 

在有限的空間內提高視覺上的遼闊性是在做室內設計時常有的訴求,因此透過格柵間距增加了空間的擴大感,比起舊式屏風或是完整牆面,格柵除了做出空間的區隔,也讓空間機能提高許多。格柵同時能保有空間內隱密性,和增加空氣的清新,讓區隔的區間內空氣不再那麼沉悶,就能減少能源的浪費,這也是綠環保設計節能減碳的指標之一,因此是非常棒的一個設計。

1. 運用在玄關處的格柵

 
 ▲Photo:Design\Milk
 

利用格柵的設計,為空間範圍內增添了柔和感,不再像以往的玄關或屏風設計那麼生硬冷漠,而是增添了空間中的遼闊自在感。

2. 運用在門片的格柵

 

▲Photo: https://www.pinterest.com/frederickjamesdesigns

推拉門或是門片的選擇上,格柵也是相當常見的一種設計,在想保有空間區隔性又同時有機動性時,格柵推拉門是一個很好運用的物件。它不受限於固定式門片的不便性,且可隨心所欲按照需求調整。而隔柵也擁有良好的透氣性,在做門片的使用上可讓收納櫃體不會遭受到台灣的潮濕環境影響,擁有良好的透氣空間,不用再擔心物品發霉,或是有異味產生。

▲Design:Architect Johan Tran Photo by Phuongcostello

 

▲Design:Sixseven Studio

 

▲Design:Pierre Jeanneret

 

▲Design:SPACEMEN Photography by Min Chen Xuan

3. 天花板/吊頂

 以格柵作為吊頂或是天花板的設計,除了可以讓一些電線、管路等雜亂的物品,都能一併收藏於天花板中,並且也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降低紫外線和熱氣的產生,也是節能減碳的綠環保設計之一。透過格柵的設計也增添了生活中的清透感。

青松居 Photo: B-STUDIO

 

▲Design:Sixseven Studio

B-STUDIO 利用格柵設計出舒服自在的空間

B-Studio以「人」為設計理念,服務範疇十分廣泛,涵蓋:辦公室設計、廠辦室內設計、廠辦設計、自地自建等,多次榮獲國際大獎,身受客戶肯定。

B-Studio在設計上因應業主需求,配合當地氣候、風向、陽光,結合四季規劃,利用專業的知識及態度,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空間,若有任何需求或疑問都可前來諮詢與聯絡!